在煤矿安全生产领域,风险管控一直是重中之重。传统的面向安全生产责任的风险管控是针对年度辨识出的初始安全风险进行管控,虽然极大改变了企业安全管理模式,但存在三大核心痛点:
· 滞后性:年度辨识无法捕捉现场实时变化;
· 被动性:隐患依赖人工发现,漏报率高;
· 碎片化:风险数据分散在纸质记录、独立系统中,难以全局分析。
如何在日常安全生产过程中及时监控安全风险的变化情况,实现对动态风险的有效管控,是煤矿安全管理模式发展的必然方向。我们将双重预防机制理论实践与安全智能化技术融合,研发了煤矿智能双重预防管控平台(以下简称“管控平台”),实现对动态风险的实时监测、智能预警与精准防控,助力煤矿企业迈向"零事故"目标。
管控平台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实现风险"预报—预警—预控"的闭环管理,形成"全员参与、分级管控、智能联动"的高效管理模式,确保动态风险从变化发现到科学处置的全流程可控。

图1 安全风险预警理论模式
一、预测预报:风险实时感知,全员参与报警
预测预报是管控平台风险管控的第一道防线,其核心在于实时监测风险变化趋势,并通过多种方式快速报警。
管控平台整合了以下关键功能:
①智能监控自动报警:实时采集瓦斯浓度、顶板压力、设备状态等数据,异常时自动触发报警。
②管理信息系统智能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历史数据,预测潜在的风险变化趋势,提前发出风险提示。
③人工报警快速响应:井下作业人员可通过移动终端(如防爆手机、智能手环)一键上报隐患。
④专业部门精准研判:安全管理人员结合AI算法,对风险进行专业评估,确保预报准确性。
二、预警预告:分级推送,精准触达
预警预告是风险管控的"中枢神经",其核心在于根据风险等级,向不同层级人员推送针对性的预警信息。
管控平台采用分级预警机制:
①矿领导:通过管理驾驶舱查看全局风险态势,制定战略级防控措施(如停产整顿、技术改造)。
②区队长/安全科:接收系统推送的专项预警,组织隐患排查、制定整改方案。
③班组长/工人:实时接收安全指令(如"立即撤离""设备停机"),确保快速响应。
通过分级预警能够有效避免信息过载,确保关键人员收到关键预警,同时支持PC端、移动端多方式查看,提升应急效率。
三、预防预控:智能联动,闭环管理
预防预控是风险管控的最终目标,管控平台通过"决策—管理—执行"三步走,实现风险的精准防控:
①矿领导主导:如重大安全风险管控、重大灾害治理等。
②安全部门执行:如加强巡检、督促各部门履职、优化安全培训等。
③现场人员落实:如及时处置出现的隐患、人员疏散、应急救援。

图2 智能双重预防监管
平台自动跟踪整改进度,确保每一条隐患"有记录、有措施、有结果"。形成完整的闭环管理。通过与人员定位、应急广播等系统的无缝对接,进一步提升了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
智能化双重预防监管平台通过"三预"机制的有机衔接,实现了风险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将传统"人防"模式升级为"人防+技防+智防"的立体防护体系。随着5G、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深入应用,这一平台将持续进化,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更加智能化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