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瓦斯事故隐患及防范措施
矿井瓦斯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有害气体,一旦矿井瓦斯异常涌出,会导致矿井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矿工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煤矿井下瓦斯事故隐患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瓦斯积聚:瓦斯积聚是瓦斯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通风系统不合理、局部通风管理不善、风流短路、多次串联和循环风等问题会导致供风地点风量不足,从而引起瓦斯积聚。
通风系统故障:通风设备损坏、管道堵塞或设计不合理会导致瓦斯无法及时排出,从而在局部积聚,增加爆炸风险。
火源存在:电气火花、放炮火花、摩擦撞击火花等火源在瓦斯浓度较高的环境中极易引发爆炸。
设备故障:电气设备短路、漏电、过载等故障会产生电火花,增加瓦斯爆炸的风险。
管理不善:安全管理不善、瓦斯监测不到位、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不足等问题会导致安全隐患积累,增加瓦斯爆炸的可能性。
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瓦斯监测监控
在矿山瓦斯易积聚区域(采掘工作面、巷道等)安装高精度瓦斯浓度监测仪器,实时监测并传输数据至监控中心,及时发现异常。定期校准和维护仪器,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确保通风良好
根据矿山规模和地质条件选择质量可靠的通风设备,定期检查维护(如通风机叶片检查、电机维护等)。巡查通风管道,清理杂物、修复漏风部位,保证畅通。根据开采进度和瓦斯涌出情况及时调整通风参数。
3.火源管控
严格管理火源,防止电气火花、放炮火花等火源的产生。禁止在井下随意拆开、敲打、撞击矿灯和电气设备,使用专用发爆器进行爆破作业。
4.作业管理
对放炮作业人员进行严格培训,使用合格炸药和雷管,按规定药量、时间和顺序操作。放炮前检测瓦斯浓度,确保在安全范围内,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5.瓦斯抽放
采用瓦斯抽放的方法,通过地面与并下的设备共同协作将产生的瓦斯抽取到地面进行处理,可以有效避免矿井瓦斯的异常涌出。
二、水灾事故隐患及防范措施
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面水和地下水通过各种通道涌入矿井,当矿井涌水超过正常排水能力时,就造成矿井水灾。矿井水灾,是煤矿常见的主要灾害之一。而一旦发生水灾,不但影响矿井正常生产,有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淹没矿井和采区,危害十分严重。
工作面在透水前的征兆:煤岩壁发潮发暗、挂汗、气温降低、出现雾气、顶板压力增大、淋水增大、底板鼓起有渗水、有水声等。
矿井防治水害的主要措施:
1.地表水防治:通过修筑防排水工程、填堵塌陷区、隔水防渗等措施,防止与减少雨雪和地面水大量流入矿井,特别是要防止雨季山洪暴发时洪水涌入矿井,具体措施包括疏(疏通矿区内积水)、防(修筑防洪沟)、排(设置排洪站)、蓄(修建水库)等。
2.井下水防治:做好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查明水源,掌握涌水通道;超前探水,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建立疏排水系统,放水等。
3.井下探放水:在采掘活动接近老空、老巷、钻孔、构造及不明区域时,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原则,超前开展探放水工作。
4.煤系砂岩水防治:在采掘工作面排水系统设计时,做到与开采同步设计、施工和使用,确保排水能力满足最大出水需求;巷道过含水构造时超前探明含水情况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三、火灾事故隐患及防范措施
矿井火灾是矿井生产中极为严重的安全事故之一,不仅会对矿井设备和生产环境造成重大损失,严重时更会威胁到矿工的生命安全。
煤矿井下火灾事故隐患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电气设备故障:电气设备和电缆的维护管理不当,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引发火灾。
机械摩擦:机械设备运行不稳定,摩擦产生火花,可能引发火灾。
明火作业:井下吸烟、电焊、气焊等明火作业不当,容易引燃可燃物。
煤炭自燃:煤炭自燃是内因火灾的主要原因,通常发生在采空区、煤巷顶板等地点。
瓦斯、煤尘爆炸:瓦斯和煤尘积聚在井下,遇到明火或高温可能引发爆炸,进而导致火灾。
井下火灾预防措施:
1.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确保电气设备无老化、破损、短路等情况,及时更换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和线路。
2.可燃物管理
尽量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减少矿井内可燃物的存放量;将可燃物集中存放在专门的库房内,并与生产区域保持安全距离。
3.加强矿井通风
根据矿井的规模和布局,设计科学合理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顺畅;安装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矿井内的气体浓度,及时发现和排除有害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