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本院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院新闻 >> 正文

中国应急管理报发表书评《探寻中国煤矿安全监管智慧与方法》,高度评价李爽教授团队最新学术著作

发布日期:2025-05-16    作者:     来源:     点击:

中国矿业大学李爽教授团队的《中国现代矿山安全生产治理理论与方法》丛书之分册——《煤矿安全监管理论与实践》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丛书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煤矿安全监管理论与实践》一书,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厚的理论根基,系统阐述了中国煤矿安全监管的独特模式与创新成果。该书不仅是一部理论研究的力作,更是中国煤矿安全监管实践智慧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该书开篇即高屋建瓴地指出,中国煤矿安全监管的成就源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核心理念。在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多元的企业结构背景下,中国通过行政与市场并重的监管模式,实现了煤矿事故率的大幅下降,甚至达到某些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一成就彰显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也为全球煤矿安全监管提供了新思路。

本书以严密的逻辑结构展开论述,内容从历史经验总结到现实问题分析,从理论体系构建到实证研究验证,从典型案例汇编到操作手册编制,再到未来行动方案设计,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煤矿安全监管知识体系。

书中重点分析了四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煤矿安全监管模式,分别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和地域特点的煤炭产区。这些模式不仅展现了监管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还通过典型案例和实证研究,揭示了监管实践中的智慧与方法,为现代矿山安全治理理论和方法构建及实践奠定了良好基础。例如,在大型国有煤炭企业中推行资源整合与综采技术,在产业衰退地区强调“人治与法治互补”策略,均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该书的理论创新尤为突出,首次将“安监力思想”实现了逻辑化、理论化及方法化,创造性地构建了针对现代矿山安全治理问题的安全监管力理论体系,同时提出了一套评价监管有效性的指标体系,体现了理论构建的文化自觉。通过监管主体、对象、作用点、方向、大小、时间、环境七个维度,理论化地解答了监管实践中的核心问题。这种跨学科的视角不仅简化了复杂的安全监管问题,还为监管效果的可预测性和可复制性提供科学依据。

作为出版人,我们特别欣赏本书的实践导向和理论深度并重的特点。书中没有简单套用西方监管的理论范式,而是立足中国政治行政体制特点,探索了一条本土化的理论建构路径,不仅梳理了丰富的监管案例,还从政治、经济、技术等多角度分析了监管力的形成机制。例如,书中指出“政治政策资源是最活跃的安监力”,这一观点既体现了中国特色,也为全球监管理论贡献了新见解。

此外,该书语言凝练、逻辑清晰,既适合学术研究者深入探讨,也为一线监管人员提供了实用指南。在结尾处提出“向世界输出中国煤矿安全监管理论”的愿景,更是体现了中国学者在全球治理中的责任与担当。

总体而言,《煤矿安全监管理论与实践》是一部兼具理论高度和实践价值的著作。它不仅填补了中国煤矿安全监管理论的空白,也为全球煤矿安全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对于从事安全生产、公共管理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来说,该书是不可多得的参考读物。它的出版,无疑将推动煤矿安全监管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