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动态

首页 >> 正文

汛期来袭!露天矿山安全管控要点看这里!

发布日期:2025-08-06    作者:     来源:     点击:

近期,我国多地进入汛期,强降雨、雷电、大风等天气增多,给露天矿山安全生产带来极大挑战。为保障露天矿山汛期生产安全,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必须做好安全风险管控。

01

风险隐患早排查




双重预防机制是汛期风险管控的核心手段,需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贯穿始终。分级管控要结合汛期特点,对边坡滑坡、洪水倒灌、设备漏电等风险进行动态评估,按 “红、橙、黄、蓝” 四色标注风险等级,并根据风险等级分配管控排查责任。

边坡稳定性排查:强降雨可能导致边坡岩体强度降低,增加滑坡、坍塌风险。矿山企业务必对开采边坡、排土场边坡进行全面细致检查,查看是否有裂缝、变形、沉降等异常情况。尤其要关注高陡边坡以及受地质构造影响区域,借助专业监测设备,实时掌握边坡位移变化。

防排水系统检查:检查矿区内截水沟、排水沟是否畅通,有无堵塞、破损现象。确保排水泵站设备完好,水泵、阀门、供电线路等能正常运行,排水能力满足最大降雨量排水需求。同时,排查矿区周边地表水体,如河流、湖泊、水库等与矿区的水力联系,提前制定应对洪水倒灌措施。

供电及电气设备检查:雷电天气易引发供电故障,威胁设备和人员安全。对露天矿山供电线路进行全面巡查,确保线路架设符合安全要求,防雷接地装置有效。检查各类电气设备的防雨、防潮性能,对开关、配电箱等做好防护措施,防止雨水进入引发短路、漏电事故。

02

作业安全严落实



恶劣天气停产撤人: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当接到暴雨、雷电、大风等恶劣天气预警时,立即停止露天开采、破碎、运输等一切作业活动,组织作业人员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严禁在危险区域停留、避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规范日常作业操作:在雨天或雨后,作业前要对作业场地进行检查,确认无积水、无滑坡隐患后方可作业。车辆行驶要减速慢行,保持安全车距,避免在泥泞、湿滑路面急刹车、急转弯。爆破作业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严禁在雷雨天气进行爆破作业,防止雷电引发爆炸事故。

03

应急准备不松懈



完善应急预案:结合矿山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的汛期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应急响应程序、救援措施等内容。尤其要细化人员疏散撤离路线和安置地点,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有序撤离。

备足应急物资: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如沙袋、雨衣、雨靴、手电筒、急救药品、抽水泵、发电机等,并定期检查物资的完好性和可用性,及时补充、更新消耗物资。确保应急物资在关键时刻能够调得出、用得上。

加强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开展汛期应急演练,通过实战演练,检验和提升矿山企业应急响应能力、救援能力以及员工的自救互救能力。使员工熟悉应急流程,掌握避险逃生技能,在面对突发险情时能够迅速反应、正确应对。

露天矿山汛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各矿山企业要时刻保持警惕,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切实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矿山财产安全,确保安全度汛。